大學動保社團連線
E-mail: capn@lca.org.tw
聯絡電話:(02)2542-0959
傳真號碼:(02)2562-0686
協會地址:10467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2段120號3樓

【大學生公民行動的力量】-台大懷生社社課報導



文/台大關懷生命社 彭璿

台大懷生社於10月19日邀請到前關懷生命協會大學動物保護社團連線召集人、現任立法院國會助理(法案助理)黃芷嫻來為我們演講「動保倡議的困境與展望:大學生公民行動的力量」。
  

「大學生做為一個人,一個主體的重要性應該被拿出來討論,而非一直聽從上級的指令做事。」這是芷嫻一開始即點出的觀點,而她所推動的大學動保連線社團平台,讓全台灣北中南東的大學生可以聚在一起討論、分享、彼此激盪新的想法,或是以最直接的公民行動參與街頭抗議或行動劇的演出。除此之外,芷嫻提供了大學生可以嘗試的議題倡議形式,主要分成四大類:
1. 抗議、遊行、記者會
2. 書寫、評論
3. 座談會、平台會議或公聽會
4. 修法
這些方法都有一個程序的共通性:針對零星個案經驗的集結、分析,發現制度/政策的缺失,透過各種形式的醞釀,推動、直接或間接促成制度、政策的改變。我一直相信生為一個大學生,我們能影響的事物超過自己的想像,除了知識上的學習以外,更應該盡到社會責任,不管是以什麼形式,利用自己擅長的領域、興趣,為弱勢發聲。
  
動保法至今的適用範圍只在脊椎動物身上,芷嫻希望我們去思考假若生命是平等的,那麼無脊椎動物呢?又動保法內寵物的範圍只包括狗跟貓,那家裡養的兔子、蜥蜴、老鼠呢?我們在做動保的路上,常常會聽到有人問「人都救不完了,幹嘛管貓跟狗呢?」、「流浪動物會咬人,對人造成傷害,所以人命比狗命值錢嗎?」這些問題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,而我們都應該要有一個自己的理由去把這些問題想清楚,除了對自身行動意識的醒覺以外,也不會在受到人群質疑時先自打嘴巴。
  
芷嫻將動保的困境分成四個面向:
1. 態度與立場,我們面對動物的問題是否根本存在著物種歧視角度?我們聽到海豚被屠殺流下悲憤的淚水,卻沒有覺得雞排也是一個生命,難道雞就比海豚不可憐嗎?
2. 制度問題,中央政府裡面只有7~9人負責全台龐大的動保業務,在人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,只能自縮業務,把資源放在最多人關注的議題上面。又經費不足,卻把大部份財力放在後段的安樂死上面,對源頭的減少完全沒有幫助。
3. 意識轉化,因動保教育未落實,民眾普遍對生命尊重的無感或是片面有感,然而法律的推動需要意識形態的具體化,因此在社會運動中被排向邊緣的動保運動一直未受到重視。
4. 人的問題,英雄主義色彩濃厚,對於議題常常只是一時的炒作和集結群眾憤怒,卻並未實際走入改革面。而台灣的法律動物屬於「物」的範疇,並不將其當作生命看待,未來還能有進步的空間。
  
我相信台灣的動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也希望能夠看見更多同學參與行動,不論是針對什麼議題,唯有公民意識的覺醒,才能將議題帶入體制內,改善更多弱勢的現況。

2 則留言: